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争议不是问题 争议是活力

  作者:圆首的秘书

  今年平遥国际电影展已经落下帷幕,由青年导演杨穗益执导的影片《喀斯特》(Karst)获得了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奖,拉蒙·曲尔歇尔执导的影片《烟囱里的麻雀》(The Sparrow in the Chimney)获得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最佳影片奖。

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争议不是问题 争议是活力

  拒绝贪多求全追求小而精致

  虽然展映规模、参与人数远远不及北影节、上影节这样的大型电影节展,但至今已举办八届的平遥国际电影展已经成为国内公认的相当专业的电影节展之一。其发展势头迅猛,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策展团队眼光和实力不俗,在影展创始人贾樟柯、艺术总监林旭东的领导下,影展每年都能吸引到众多国内外佳片参与竞赛和展映环节,这份不能算长的片单基本囊括了全年前九个月很值得观看的国内和国际影片,因此可以吸引大量影迷从全国各地前往平遥古城。其二,电影节展的展映和评奖环节固然重要,但产业内容才是重中之重。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创投单元、迁徙计划·从文学到影视单元都是下半年国内电影圈很有人气的板块之一,每年能吸引大量产业人士参与。

  单就展映和竞赛环节来讲,平遥在国内电影节展里特色鲜明:拒绝贪多求全、全城展映,追求场地集中,小而精致。平遥国际电影展各单元展映影片数量上讲绝不算多(加上短片不超过100部),但部部都很精彩、来头不小,比如今年影展的众多影片来自欧洲三大电影节,而在这之中又以“导演双周”单元为主,体现出选片人对全球艺术电影现状和趋势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与国内很多电影节不同,平遥国际电影展将华语和外语竞赛单元分开来设置,形成“藏龙”和“卧虎”两个序列,并由两套评审团班子分别评选两套奖项——费穆荣誉和罗伯特·罗西里尼荣誉(奖项名分别取自华语和外语两位大师级导演),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体现了影展对华语片的关注和扶持,显示出奖项评选的民族性,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吸引到外国一流佳片,促进了奖项评选的公平性,可谓一举两得。

  今年藏龙单元颇有一些争议,几部并没有获得很多关注、影迷反响不甚理想的影片,最终获得了奖项。不过,如果仔细观察竞赛单元背后的评选机制,最终的奖项分布其实并不难理解。今年藏龙单元评审团在华人评审之外还邀请到了三位国外评审,其中包括评审主席、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壮游》的葡萄牙导演米格尔·戈麦斯,法国选片人、译者、戛纳电影节电影总监克里斯提安·琼,加拿大选片人、策展人、作家、导演马克·佩兰森,这三位有创作者、有选片人,也有影评人,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当下华语电影进行评选,实际上可以让我们看到最当下的国际影人对华语电影创作的欣赏视角和态度,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文化上的差异和国内外对电影这一媒介理解的差别,一定程度上帮助国内影人摆脱圈地自嗨的困局。

  《喀斯特》不该被忽视的作品

  比如,获得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奖的《喀斯特》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事实上对很多人来说《喀斯特》获奖是“爆冷”,这部影片只是导演杨穗益的长片首作,他也的确只是一个刚刚研究生毕业不久的学生。影片以极其缓慢的节奏讲述了一个贵州农村妇女为牛寻医问药的故事,对观众来说无疑是精力和审美上的双重挑战。

  然而,从影片艺术成色的角度看,藏龙单元诸位评审的选择也并非完全出人意料:影片既非苦情也非昂扬,对“时间性”观念有着精准把握,创作者并非想要观众从中获得信息的“饱腹感”,而更多的希望通过视听手段营造丰盈的氛围,挑战观影的方式和习惯;创作者对成本的限制有着十足的认知,能在极其有限的资源之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美学道路,如非职业演员的大范围使用等等;编导能在内心世界和外部景观之间建立起微妙的连接,使得“喀斯特”不仅作为一个地理名词,更成为某个地区人物内心状态的写照……凡此种种,都让人看到创作者十足的潜力。

  杨穗益也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拍摄《喀斯特》并不是为慢而慢,挑战观众极限也非“必要”,只是在为适当的题材选择合适的“容器”。这种对待电影的观念以及执行能力,在当下中国青年导演当中还是比较稀缺的。无论评审团内部有着怎样的“博弈”,《喀斯特》都是一部不应该被忽视的、有分量的作品。

  如果说藏龙单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对华语电影的视点,那么卧虎单元五个华语评审的选择则反映了华语地区如何看待全球电影,两个单元、两组评审互为镜像,实现了真正的文化交流。笔者也相信,只有在这样镜像般的评价体系的对照之下,华语电影才能真正看清自己在世界电影中的位置。总的来看,举办八届以来,平遥国际电影展形成了越来越平衡、完善的评审制度体系,电影领域的交流也给每年的影展带来值得令人玩味的惊喜。

  中国电影别担心,要开心

  除了官方评审之外,平遥国际电影展也设置了很多有趣的场外奖项,如青年评审荣誉、迷影选择荣誉、最受欢迎影片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多元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全球电影节展一个非常普遍的趋势,比如每个电影节几乎都设置了自己的观众选择奖,一些节展赞助商甚至会为奖项冠名或直接参与到评奖环节里。这些奖项由不同的群体评选而来,反映了奖项背后各个不同职业素养的人群特有的评价体系,它们对官方评审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一些可能由于种种因素被忽视的作品,往往可以在这些奖项中再一次被打捞起来、大放异彩。

  在这之中,青年评审荣誉和迷影选择荣誉获奖影片《凤凰山下·词》不得不提。影片初看是一部纪录片,但随着情节的深入,观众会逐渐发现这是一部充满搬演、重演、表演色彩的剧情片,这不仅在整个藏龙单元当中算是独一份,也与卧虎单元的《草原与高山》形成了非常好的对照,映射出全球电影体裁融合的一大趋势。

  影片讲述创作者本人试图还原一首千年前的宋词的旋律,并由此开始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旅程的故事,将个体经历、电影拍摄、文化研究诸个层面的疑问和困惑熔于一炉,形成了极其丰富、贯通的文本信息。不可否认,无论是这些信息还是“纪录剧情片”(docu-fiction)这种形式,都会对影展观众构成一些超出观影经验的挑战,但这也恰恰彰显出影片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彰显出小成本独立制作相较于中高成本商业制作的巨大优势。导演祝新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部电影由于资金的匮乏只能采取非常规的制作模式,其制作周期近三年。然而,匮乏对于创作者来说往往也是创意的挑战,它为电影赋予了另一种工业流水线无法读取、无法认知的奇特形态,我们往往将这种形态定义为“艺术”,而在本届影展中,它被职业影评人和全国海选的、具有较高电影素养的影迷识别出来,恐怕也绝非意外的结果。

  这种节展模式与其体量互为充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内大型节展更多需要考虑票房的压力,也要考虑不同层次观众的接受程度,所以通过更多单元的设置来适应和应对更加广泛的观众群体,但这样的形态也必然面临策展概念乏力的窘境。与之相对,中小型节展可以很好地实现其策展思路,但影展小而精也就必然需要面对它的挑战,其中最核心之一便是,由于其专业度较高,自然也就对观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所说的“要求”倒并非观众对电影专业知识的熟知,而是对观众开放心态的要求——他们(他,本就指代两种性别)可能必须要面对院线电影里从不曾出现过的、奇形怪状的创作,要承认这些超出认知范围的事物的广泛存在,要以此来更新自己的评价系统而非固守自身削足适履。

  从这点上说,争议从来不是问题,无争议才是更大的问题,因为“无异议”只能说明评级体系确实需要一些改进,说明个体还没有发展出足够的多样性来适应不断发展出来的新的电影形式。笔者非常期待平遥国际电影展明年会有更好的选片、更好的评选,也非常期待明年有更好的观众。影展总监贾樟柯在开幕式上唱出的那句振奋人心的口号,“中国电影,Don’t worry, be happy”,似乎也可以应用于所有本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所谓“争议”影片——别担心,要开心。(圆首的秘书)